产品定制案例我们
资讯中心
高精密零件加工定制成为智能化发展重要的组成部分

国内的精密机械零件加工厂的智能化成果,与国外的企业相比,差距越来越明显。精密机械加工的智能化,面临国外配件加工企业的挤压,很难形成高精密零件加工定制的产业化优势,这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短板。

在机器人配件加工领域,如果按照正常的逻辑,应该是需求方牵引整机企业,整机企业再来牵引零件加工企业,但因为国内精密机械零件加工厂在产业链条的下游相对弱小,这也导致了上游高精密零件加工定制方的强势。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2000年,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在沈阳成立,这家由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孵化出来的机器人智能零件加工企业,自诞生以来便承载着振兴中国工业机器人高精密零件加工定制行业的重担。
2017年,国内几家领先的智能化精密机械零件加工厂中,新松机器人获得政府补贴超过1.71亿元,超过前四家的总和。除了政策的支持外,新松还带着“中国机器人第一股”的光环,受到资本的青睐和加持。

在中国发布“中国制造2025规划”之后,新松受到市场的狂热追捧下,市值达到了近千亿元,甚至一度超过了四大家族中的安川和库卡,仅次于ABB和发那科。显然,18岁的新松也被寄予这样的厚望,人们希望这“领袖”带动整个智能高精密零件加工定制产业的协同发展。然而,从2013年起,我国智能加工应用蓬勃发展,但新松的营收增速却没有随着这一片大好的形势实现突破。


返回
列表
上一条

碳钢和不锈钢管加工材料的区别

下一条

精密机械加工厂工作流程优化,减少加工材料浪费

cache
Processed in 0.035313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