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定制案例我们
资讯中心
分析台湾零件加工背后产业发展的背景

台湾的零件加工产业,一直都是大陆的老师。如果没有台湾的老师,估计深圳精密机械加工也不会有今天的发展。这样的说法一点都不夸张,在精密机械加工领域,台湾在国际分工的产业链上确实走在大陆的前面。直到改革开放开始,台湾的老师来到大陆,开始设立机械零件加工厂,我们才有了学习的机会。

1586835150391085.

20世纪60年代开始,台湾的零件加工产业先后承接来自美国和日本的三次产业转移,从劳动密集型,到资本密集型,再到技术密集型产业。外资进入台湾的精密机械加工产业,不仅优化了台湾的资源配置,也优化了台湾出口产品结构,以电子信息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产业迅速发展,机械零件加工技术在大中华地区处于领先水平。

1586590141970884.

上世纪70、80年代,台湾的零件加工产业也开始产业转移,东盟地区开始承接他们的将劳动密集型。从90年代开始,台湾的零件加工产业转移加速,大陆地区成为其最大的产业承接地,深圳精密机械加工在这一时期也开始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台湾制造业占GDP比重整体开始下降,但技术密集型产业占GDP的比重却在升。

1585021359528907.

而外迁的步伐并没有停止,步入21世纪后,台湾也开始加大对外的直接投资,大陆基本承接了台湾地区海外生产60%的比重。以零件加工为例,大陆很多龙头精密机械加工企业都是台资。在深圳精密机械加工行业,台资的比例尤为大,比如富士康就是以一当百的代表。今天富士康等台资企业又纷纷前往东南亚国家设立工厂,全球产业转移的浪潮一波接一波!


返回
列表
上一条

讲述谁赶走了零件加工制造业?

下一条

致敬中国零件加工,愿你们前途光明

cache
Processed in 0.014822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