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精密机械加工厂家都纷纷向智能加工转型,深圳这边的精密零件加工企业在这一领域已经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但是市场数据显示,国外的数控车床加工的四大家族仍然占据了中国智能精密零件加工七成以上的市场。
无论是在精密零件加工技术积累还是创新研发能力上,我国的智能精密零件加工企业都有明显的短板。市场逐鹿竞争加剧,传统的精密机械加工厂家的出路在哪里?
据统计,我国智能精密零件加工的企业超过1000家。但这些零件加工企业大部分以组装和代加工为主,大多数处于数控车床加工行业的中低端,其中超过200家是机器人本体制造企业,大部分以组装和代加工为主,处于精密零件加工产业链的低端,产业集中度低、总体规模小。
我们知道,控制系统、伺服电机、减速器是智能精密零件加工机器人的三大关键部件,我国这些关键零部件长期依赖进口。也正因为如此,应用于汽车精密零件加工等领域的六轴及以上高端工业机器人市场,主要被日本和欧美数控车床加工企业占据,国产六轴工业机器人占全国智能加工新装机量不足10%。
有数控车床加工专家表示,我国精密机械加工厂家在核心零部件上的技术差距主要体现在加工、装配的精度以及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上。智能精密零件加工产品的不稳定性会造成用户成本增加,从而降低用户的使用意愿。